收藏家

《道德经》古籍善本老子道德经王弼注二卷完整版.据集唐字本景刊

资源书坊 资源书坊
详细规格
  • 品相完好无瑕疵 成色
  • 清稿本 版本
  • 线装 装帧
  • 单本 销售形式
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隐藏内容请登入注册

《道德经》古籍善本老子道德经王弼注二卷完整版.据集唐字本景刊,清光绪遵义黎氏日本东京使署刊本 非纸质书,pdf版垫子版 王弼之注《老子》,原“不分道、德而上下之,亦无篇目”(熊克跋语)。今本二卷八十一章的体例系受河上公本影响,其定型亦当在唐以后。此书在当时已为何晏激赏,西晋之末何劭作《王弼传》,称其注《老子》“致有理统”,南朝时期更居于独尊的地位(其时《河上公章句》主要流行于北方)。唐代帝王崇奉道教,玄宗亲为《老子》作注解疏说,王弼注遂不行,至宋已属“希有”(熊克跋语)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广搜民间书册,始得明万历中张之象刻本。此注侧重于从哲学思辩角度阐发《老子》思想。王弼在老子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(四十章)的基础上提出“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,有之所始,以无为本。将欲全有,必反于无。”“凡有,皆始于无,故未形无名之时,则为万物之始。”认为“无”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,称“天地虽广,以无为心;圣王虽大,以虚为主”(三十八章注),从而奠定了正始玄学的基调。王弼《老子注》在思想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,唐陆德明云:自《河上公章句》“言治身治国之要,其后谈论者莫不宗尚玄言,唯王辅嗣(王弼字辅嗣)妙得虚无之旨。”现代学者更誉之为经典式的著作。现在流传的有《道藏》本、《合刻周秦经书十种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古逸丛书》本、《子书百家》本、《四部备要》本、《百子全书》本、《诸子集成》本 PDF格式电子版 非纸质版!! 具体部分内容看下图 标价实价 拍下自动发baidu网盘下载链接!! 秒拍秒发!! 古籍道德经01



猜你还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