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大典PDF古籍电子版经典珍藏版手抄古书含白话文白对照明嘉靖 [钉子]《永乐大典》古籍 《永乐大典》-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《永乐大典》-台湾故宫图书馆藏本 《永乐大典》-大英图书馆藏本 《永乐大典》-剑桥哈佛校藏本 《永乐大典》-天理图书馆藏本 《永乐大典》-各大散本全收集 《永乐大典》-残本 [右]送四库全书合集 [红旗]《永乐大典》是明永乐年间编修的大型类书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 编纂背景: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编修大型类书的想法,但未能实现。明成祖朱棣即位后,出于多种原因决定编修此书。一方面,朱棣通过 “靖难之役” 夺取皇位,需要以文治来笼络人心,消弭朝野间的不平之气;另一方面,他想要用一部 “序百王之传,总历代之典” 的大一统作品标榜盛世,彰显国威,造福后世。 编纂过程: 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。最初召集 147 人,于永乐二年完成初稿,名为《文献大成》,但朱棣认为其内容不够完善,于是再次下令重修。此次重修动用了朝野上下共 2169 人,历时三年,于永乐五年定稿进呈,朱棣亲自作序并将其定名为《永乐大典》。 书籍内容: 《永乐大典》全书正文 22877 卷、目录 60 卷,成书 11095 册,约 3.7 亿字。其内容丰富,涵盖经、史、子、集、天文地理、医术、戏剧、工艺、农业、文学等诸多方面,收集了上自先秦、下达明初的七八千种古代重要典籍,保存了 14 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、文化艺术、哲学和其他百科文献。 编纂特点: 在编纂方式上,《永乐大典》所抄原书直录原文,整段、整篇甚至整部书移录,这使得它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丛书的性质。 流传与保存: 成书后,《永乐大典》最初存于南京文渊阁。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,正本被运往北京,原稿本留在南京。后来南京文渊阁失火,原稿本被烧毁,北京的《永乐大典》遂成孤本。 嘉靖年间,曾重录一部副本,副本贮藏在皇史宬,至清雍正年间移至翰林院。但由于朝代更迭、内忧外患,《永乐大典》不断遭受偷盗、抢掠、焚烧等厄运。现今,438 册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星散于 9 个国家和地区的 34 个公私收藏机构。 价值意义: 文献价值:《永乐大典》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,许多失传的典籍得以通过它重新被人们认识和研究,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、文化、科技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例如,清代学者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了西晋杜预的《春秋释例》、唐林宝的《元和姓纂》、北宋薛居正的《旧五代史》、南宋李心传的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等重要文献。 版本价值:其编纂方式保留了许多古籍的原始版本信息,对于研究古代书籍的版本演变具有重要意义。 历史文物价值: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,《永乐大典》的成书过程、版式装帧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水平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。 [红圆]直接拍,,网盘发货,永久观看,拍下马上发货